为进一步规范药品网络销售秩序、净化药品网络市场环境,保障公众用药安全,3月以来,象山县局坚持从动态排摸、靠前培训、重点监管等方面入手,筑牢药品网络销售环节的安全防线。
一是动态排摸,把好底数关。对全县199家药品零售企业及已办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企业进行摸排统计,通知相关单位及时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对网络销售情况进行报备,并通过线上监测结合线下巡查方式,定期核查企业底数,督促药品网络销售企业主动报备,确保底数清晰、数据准确。截至4月19日,全县涉网销售药品经营单位97家,其中通过自建+入驻模式7家,其余90家药店均通过入驻饿了么、美团等平台开展业务。
二是靠前培训,把好宣教关。邀请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专家围绕药品网络销售监管主题进行政策法规讲解和案例分享。约谈药品网络销售者、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要求切实加主体责任人意识和诚信意识,开展全面自查和问题整改,化解风险隐患,杜绝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等违规行为。同时依托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平台,通过制作宣传视频、发布安全提示、开展主题宣传等方式,向公众普及药品网络销售安全知识,引导公众理性购药、安全用药。截至4月19日,开展法律法规宣贯培训2次,培训人员300余人次,开展约谈28家次。
三是重点治理,把好监管关。严格按照“线上线下一致”原则,不定期开展自建网站,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线上巡查,重点检查是否在网站首页或者经营活动的主页面显著位置公示其许可证信息、是否销售禁止网络销售药品、是否按照规定销售处方药、平台销售数据是否与企业进销存数据一致,以及药品质量安全管理、风险控制、储存配送等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重点关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查看是否存在无资质开展药品网络销售、销售未经注册批准药品等行为。截至4月19日,开展网上巡查23次,网上巡查药品信息1000余条,开展询问谈话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