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省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围绕医疗、科研、人才、产业和文化打造中医药“五大高地”。
“打造中医药‘五大高地’是解决山东中医药领域‘山多峰少’的‘筑峰’计划,是深入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增加中医药高质量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省卫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庄严分析。
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医疗资源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十三五”时期,我省共有116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县,数量居全国第一。“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继续推动省、市级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到县、乡基层,争创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济宁、德州、聊城、菏泽等市将努力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85%的县(市、区)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2023年底,实现60%的县级中医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同时继续打造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分两批建设12个专业不少于18个专科集群,形成一批服务一流的医疗平台,打造全国专科建设“高峰”。
打造中医药科研高地。科研是中医药发展创新的有力支撑,我省将发力打造中医药科研高地,争创国家级中医药研究平台,并在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激发科研高地集聚效应。此外,我省将围绕中医药重大核心问题和关键技术实施15项重点项目,开展协同攻关,产出原创性、突破性成果。
实施中医药人才建设工程。“我省将实施高层次人才筑峰计划,通过加大扶持力度、丰富资源配给,为中医药领域国家级顶尖人才申评创造便利条件,更大力度引进各类紧缺人才。”省卫健委中医药科技教育处处长马强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加强中医药高层次和骨干人才培养,进而打造中医药人才聚集高地。《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省实现中医药领域院士零的突破,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实现新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将持续创新,“十四五”时期,我省对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中医药人才实行分类评价,适当放宽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医师职称评审条件,各种表彰奖励评优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倾斜,引导中医药人才向基层流动。
培育中医药产业,铸造中医药知名品牌。山东是中医药大省,中医药资源禀赋丰沛,中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全省中药材资源达1537种。“十四五”期间,我省中医药产业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施齐鲁中医药名品工程。具体来看,我省规划形成一批中医药品牌,培育10家以中药为主营业务收入的骨干企业,培育6家以上全国中药工业百强企业、5家以上全国知名中兽药企业。我省还将推动青岛、烟台、潍坊、威海和日照等市打造一批千亿级海洋中药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我省中医药产业总产值将突破700亿元。
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近年来,我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我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到21.66%。”省卫健委中医药政策法规处处长梁开诚表示,我省中医药历史积淀深厚、名家辈出,“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全力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实现中医药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省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将超50家,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到25%以上。